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民族 > 苗族 > 介绍

从上古走来的民族——苗族

时间:2013-11-12  来源:传统文化网  作者:rjp

  苗族先民源于4千多年前从黄河流域到长江中游以南,约有8成的苗族人口分布于中国西南与中南省份,而在东南亚的越南、泰国、老挝、缅甸也有相当规模的苗族。1975年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后,数万苗族人成为难民,部分移居到美国和法国,逐渐形成...

  苗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,也是中国最早定居的民族之一。他们是蚩尤的后裔,与炎黄子孙一样拥有古老的血脉。他们曾经历过几千年的苦难,在历史的浊流里磨炼出了勇毅的品质。坚强的苗族人与其他民族的兄弟姐妹一同创造美好的明天。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个从上古走来的民族——苗族!

  历史上,根据各地所流传有关苗族历史的传说,他们的起源都可以上溯至炎黄时代。一般认为九黎民族的先祖蚩尤也是神农的后裔。苗族原居于中国中部,经过数次向南方、西方的大迁徙,20世纪最远抵达法国、美国。

  从苗族的分布情况看,其特点是大散居,小聚居。从人数上看,聚居的人多,散居的人少。现在,国内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、湖南、云南、四川、广西、湖北、海南等省(区)。其中,贵州省分布最多,遍布全省各地,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最多,也最集中,其余分布在毕节地区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、安顺地区等地。

  在饮食方面,由于苗族分布区域广阔,各地自然环境差异较大,因此农作物品种和人们的饮食习惯有所差别,但总体来说,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,均以大米、小麦、包谷等为主食。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。苗族喜食酸味,制作的酸食有酸辣椒、酸菜、酸汤、酸汤鱼等。苗族还常以酒示敬,以酒传情,不同时间、地点,不同的对象,饮酒的礼俗也有所不同,如拦路酒、进门酒、双杯酒、交杯酒,不一而足,体现了苗族人民丰富多彩的酒文化。

  在服饰方面,苗族服饰式样繁多,色彩艳丽。苗族妇女上身一般穿窄袖、大领、对襟短衣,下身穿百褶裙。衣裙或长可抵足,飘逸多姿,或短不及膝,婀娜动人。便装时则多在头上包头帕,上身大襟短衣,下身长裤,镶绣花边,系一幅 绣花围腰,再加少许精致银饰衬托。苗族男子的装束比较简单,上装多为对襟短衣或右衽长衫,肩披织有几何图案的羊毛毡,头缠青色包头,小腿上缠裹绑腿。

  在语言方面,苗族人语言的统称为苗语,属于苗瑶语族的苗语支。苗语曾有文字,但已经失传。现时在中国的苗族采用的文字是中国语言单位在1956年10月为中国的三大苗语方言发明的拼音文字,采用了26个基本的拉丁字母作为声母、韵母及声调的标示。苗语分为湘西方言,黔东方言,川黔滇方言三个分支。当中以川黔滇方言最为复杂,又分为川黔滇、滇东北等多种次方言。
  在宗教文化方面,苗族人多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,其信仰系统极为复杂,每族不同。苗族的宗教一个特点是具有大量繁杂的宗教仪式、神秘主义、密仪、密轨、传说、太阳历法、咒语、草药,可以说人类早期曾经有过的各种神秘宗教仪式,在苗族的传统风俗里基本占全了。而在苗族自身的文化里,这些宗教仪轨只是为敬祖、驱鬼、拜天、婚嫁等淳朴的生活目的服务。

  新中国成立后,在苗族聚居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,通过本民族的自治机关,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,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。经济的发展、医疗行业的进步等也使苗族人民的收入不断增加,生活质量明显改善。而教育等事业的发展,也使得苗族文学艺术在解放后得到飞跃发展。近年来,不少苗族地区生活水平向着追求享受型和发展型的小康生活转变,从“吃、穿、用”消费转向了“住、行、游”消费,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,消费品种也趋向丰富。

分享到:0

关键词:苗族,苗族文化,苗族的起源,苗族的发展

上一篇:细数苗族服饰之最 返回频道页 下一篇:没有了

传统文化网

Copyright © 2013-2015 传统文化网  联系电话 :0531-62336018 62336028
QQ:2921091492  鲁ICP备12015922号-6   技术支持:亚宁传媒
网站地图  |  XML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