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民族 > 苗族 > 文化

“苗年”的社会与文化价值体现

时间:2013-12-30  来源:中国传统文化  作者:cy

“苗年”在各支系中的不同习俗和特殊的“轮流过年”方式,最大程度地体现了苗族群体内的差异性和“鼓社”“议榔”的特殊社会管理方式,因此对于苗学的研究具有十分关键的学术价值。

  “苗年”是苗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,一般每年一次,节期三天,也有十天半月的。各地过苗年的日期不甚统一,有的在农历十一月的第一个亥日(猪日),有的在九月、十月、十二月的第一个卯日(兔日)或丑日(牛日)举行。“苗年”之前,各家各户都要备丰盛的年食,除杀猪、宰羊(牛)外,还要备足糯米酒;年饭丰盛,讲究“七色皆备”、“五味俱全”,并用最好的糯米打“年粑”互相宴请馈赠。而“苗年”若与“吃鼓藏”年相遇则更为隆重。
 

民族文化
 

  “苗年”节日早晨,晚辈将做好的美味佳肴、虔诚地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。在牛鼻子上抹些酒以示对其辛苦耕作一年的酬谢。姑娘们身着色彩鲜艳、风格各异、刺绣镶边或挑花的蜡染衣裤或长短百褶裙,佩戴着引人注目的耳环、手测钏等多种银饰物,与英俊的小伙子们跳起踩堂舞(男的吹芦笙,女的排成弧形翩翩起舞)。入夜,大铜鼓声传遍整个村寨。外村寨男青年手提马灯吹着笛子来到村寨附近的“游方”场去游方(又称“坐妹”、“坐寨”、“踩月亮”等,即青年男女的社交恋爱活动),村村寨寨歌声不断。通过对歌,钟情男女便由定情之物——绣有鸳鸯的锦花带连接在一起。

  “苗年”突出的民族特征使其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。

  1、“苗年”具有维系苗族民族特征和民族认同感的重要价值。作为苗族人民自己最为重要的节日,“苗年”在这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。

  2、“苗年”具有促进族群内的团结与和谐、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。“苗年”特殊的按顺序过节的方式,使过节的苗寨在其“苗年”期间成为附近多达数十个苗寨的交流中心与欢乐中心,而这种“中心”又在这一地域内依次“闪亮”,这就使“苗年”成为了村寨间交流的纽带,成为了苗族群众间互动的平台,它营造了区域内良性互动的和谐氛围,具有着巨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。

  3、“苗年”是传承和展示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。与“苗年”有关的文化活动,有酿酒、磨豆腐、制作酸汤鱼、酸牛皮等饮食文化活动,有祭祖、起鼓等宗教礼仪,有吹芒筒芦笙乐、跳芦笙舞、踩鼓、唱敬酒歌、唱情歌等传统民族文艺,有斗牛、斗鸟、赛马等苗族传统竞技活动,在节日中,姑娘们还展示了平日难见的民族服饰。因此,“苗年”是传承和展示苗族传统文化的巨大载体。

  4、“苗年”具有研究古代历法、农耕文明和苗族社会管理方式的学术价值。苗历是人类最早的历法,同时也是一部以农事活动为依据的历法。“苗年”作为苗历中最为重要的节日,伴随苗历而生并传承至今,可以说,研究历法之源必须研究苗历,而研究苗历必须研究苗年。因此,对于历法与农耕文明的研究,苗年具有其关键学术价值。

分享到:0

关键词:中国传统文化,传统节日,苗族文化,传统文化,苗年

上一篇:苗族踩鼓舞的体育文化价值 返回频道页 下一篇:神奇的苗族医药

传统文化网

Copyright © 2013-2015 传统文化网  联系电话 :0531-62336018 62336028
QQ:2921091492  鲁ICP备12015922号-6   技术支持:亚宁传媒
网站地图  |  XML地图